电话:024-25636440      手机:13840228007
铸件
数控刀架
数控系统
数控激光切割机
汽车成套
高速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
铣镗加工中心
龙门加工中心
车铣中心
管螺纹车床
立式车床
卧式车床
 
 
 
 
 
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发布者:admin  日期:2013/11/5 16:22:04  点击:417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和部署,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全省816户国有工业企业实施改革,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创造了条件。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

  截至2006年1月末,已基本完成8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计划。所涉及的57.8万在册职工,有8.8万人办理了退休手续,有39.9万人转换了劳动关系。已改制企业共化解金融债务93.6亿元。累计支付改革成本103.6亿元。改制后国有资产质量提高,控制力扩大,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发展活力、动力、能力全面增强。

  1、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去年,辽宁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14.9亿元,同比增长12%,超过年初预期2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18.6亿元,增长27.2%。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得到调整优化。通过兼并重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29.9亿元,国有资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类、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集中。全省冶金有色行业资产总额比改制前增加了近70亿元,沈阳机床配件行业资产增加近30亿元。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机床配件,辽宁电力、鞍山钢铁、辽宁农电、辽宁旅游等8大集团得到发展壮大。一度影响社会稳定的辽宁纸业得以盘活,变历史包袱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保留国有股份的企业国有股本比重下降到34.1%,市(州)企业下降到6.4%。沈阳第一机床厂资本在比重下降的同时总量扩大,质量提高,布局合理,控制力增强。

  3、创新了发展机制。一大批省属骨干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省属160户改制企业中,保留国有控股11户,参股的56户,民营为主的股份公司40户,外来投资者为主体的22户。新的体制机制使沈阳第一机床厂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全省纳入规划的改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8%,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出9.2个百分点。

  4、推动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通过加大沈阳第一机床厂产权制度改革,大批工业企业建立了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建立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企业和地方。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新增630亿元,增长53.8%,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6%,民间投资增长67.7%。通过沈阳机床配件改制和组织国企改制招商活动,使辽宁省成为投资热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实现双翻番。

  5、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一大批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一大批失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大批拖欠职工的债务得到清偿。沈阳第一机床厂通过转换劳动关系使改制企业职工得到补偿金,通过接续养老保险使130万职工得到社会保障。沈阳机床配件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职工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影响社会稳定的进京访、群体访开始下降。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第一机床厂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沈阳机床配件大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实施产权制度创新,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调动改革者积极性)和"四到位一基本"(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体原则,抢抓国家各项政策机遇,正确发挥政府的指导、推动和市场机制作用。

  1、沈阳第一机床厂加强领导和协调。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相关省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的全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由省人大、省政协、省纪检委领导担任组长的10个国企改革督查推进组,全面领导和推进国企改革工作。特别是沈阳机床配件建立了研究重大事项的"会办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逐户企业、逐项活动、逐个问题地研究、安排改革工作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抽调1420名公务员组成141个推进或督导组,加强对国企改革的宣传、组织、协调和指导。沈阳机床配件从实际出发,按照改制范围放开、改制形式放开、出让对象放开的原则,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情况一企一策,采取引资改造、管理层收购、辅业改制、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沈阳第一机床厂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沈阳机床配件加强政策宣讲和矛盾协调,调动了企业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沈阳机床配件使广大职工实现了从害怕改革到支持改革,从观望等待改革到主动自觉改革的转变。沈阳第一机床厂使各级职能部门主动围绕改革大局服从服务于改革。

  2、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沈阳第一机床厂依靠和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推进改革。沈阳第一机床厂抓住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保障的政策机遇,把并轨试点与国企改制相结合,沈阳机床配件使19.1万人参加了社保并轨试点。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破产核销呆帐及对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实施依法破产的政策,有效解决了一些资源枯竭企业和无力盘活企业的改革成本和人员安置问题。沈阳机床配件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税费减免等政策豁免、化解了一批债务。按照"政府主导,搭建平台,区分情况,逐户确定,分批处置"的思路,重点组织改制企业金融债务处置工作,出资4.9亿元作为资本金组建10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专门处置改制企业债务。特别是充分利用开发银行贷款筹措改革成本26.8亿元。

  3、确保规范运行。沈阳第一机床厂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规划推进。凡是有利于国企改革的措施,积极给予支持;对沈阳第一机床厂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协调解决。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七个方面的配套政策,确定了改革成本统一筹措、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原则,采取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政府行政资产出让的办法。沈阳机床配件针对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改革成本不足、拖欠社会养老保险费和"单退出"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4、沈阳第一机床厂充分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推进改革。沈阳机床配件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和人文条件,通过组织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合资合作和改制重组,促进机制创新。利用和发挥省内外、国内外各类平台的作用。特别是沈阳第一机床厂成功举办了辽宁省国有工业企业产权转让暨项目招商大会,签约项目115个,签约金额129.3亿元。利用第一届中国·辽宁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一批重点企业达成引资重组、产权转让协议,重组金额近200亿元,协议金额22.78亿元。英荷壳牌、德国西门子、日本日立、韩国锦湖轮胎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辽宁。

  现在,辽宁省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辽宁省还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对已改制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而且能送多远就送多远。沈阳机床配件跟踪落实企业改制方案,严格按照"四到位一基本"要求,切实解决改制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处理好遗留问题。在全面完成工业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基础上,重点实施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创新。沈阳第一机床厂全面推进商贸、交通等其他领域的国企改革,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省直有关企业的改制任务。沈阳机床配件继续抓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政策性破产工作。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制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加快推进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的改革,为全省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沈阳第一机床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围绕做强做大,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招商引资,改组改造,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要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结合扩面增层,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并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同时,辽宁省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工程",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动全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了巩固改革成果,奠定实现振兴的体制机制前提,辽宁省委、省政府建议确定辽宁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处置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不良债务试点省;帮助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提高对厂办大集体经济补偿金的补助比例;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和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支持辽宁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辽宁省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支持发展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培育发展能源、冶金、建材、纺织和旅游等特色产业;支持辽宁省进一步做好煤矿塌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 2013 沈阳第一机床厂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All R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沈阳市铁西区北二东路24-2号  电话:024-25636440 手机:13840228007
邮箱:348933728@qq.com